阅读历史 |

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679(2 / 2)

加入书签

他最终目标是立足于香江,不仅要站得高,还要站得稳。”

但想在香江成立金融财团,绕不开三座大山,分别是中银,汇丰,还有渣打。

三家银行,不仅掌握港币发行权,还掌控着全港的金融经济命脉。

以陈杰斌对陆良的态度判断,中银不可能是陆良的目标,因为中银代表内地。

所以陆良的目标只剩下汇丰跟渣打,就是不知道,他会选择啃硬骨头,还是挑软柿子。

李思燕呢喃自语:“他好厉害。”

“连你阿公都重视的人,肯定厉害。”

李哲凯眼底闪烁精光,他很希望陆良能挑战一下汇丰的权威。

因为渣打对比汇丰,

就像葡萄跟西瓜的差距。

葡萄可能被陆良一口吞下,最后连籽都不剩,直接消化在胃里。

但西瓜,陆良一口吃不下,他们作为旁观者也有分一杯羹的机会。

万一陆良挑战汇丰以失败告终,那么他们同样也有分一杯羹的机会。

只是蚕食的就不是汇丰,而是天星,如果能趁机入股,这笔买卖绝对不会亏。

一搏昏!

夜深了,雨也停了。

但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,新闻播报今年的第16号台风,将于明日登陆。

“各位朋友,请留步吧。”

陆良满面笑容,在瞩目中乘车离去,跟这些三四代交谈,应该是他今晚最大的意外收获。

“陆良,路上注意安全。”

“良哥,下次一定要再多喝几杯。”

众人笑容灿烂,目送陆良离去。

几个小时的交谈,让他们对陆良的印象大为改观,就连郑奇龙也不再敌视。

因为他们就像一个个大唐的李承乾,从小接受贵族精英教育,也享受着全世界最好的那一批优质资源。

然而,正以为结束学业进入公司,就可以施展心中抱负,结果却发现,无论在家里,还是公司,都是大家长说了算。

留给他们的选择只有熬,熬到老一辈人都驾鹤西去,熬到自己变成老一辈。

起码需要二三十年的光景,才能上桌吃饭,拥有一定的话语权,可是又有几人能撑到那个时候?并在此之前不犯错?

就在这个时候,陆良就像一束光,照进了他们的生活。

‘老一辈的想法不全是对,年轻人的想法也不全是错。’

‘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空想终究是纸上谈兵。’

‘33岁的李哲凯,数码港一战成名,博得百亿财富。’

‘我今年也是33岁,白手起家,到如今宾客满堂。’

‘年轻就是我们最好的资本,我们可以接受失败,也可以异想天开。’

‘不尝试的成功率就是零,如果尝试起码还有成功的机会。’

‘不要让若干年后的自己后悔,几十年太久,只争朝夕……’

或许陆良别有所图,但每句话都说进了他们心里,也愿意提供帮助。

最快三个月,最晚半年,星恒在霓虹收购的商业银行会进入香江市场。

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思考,以后要往哪方面发展,陆良能提供什么帮助。

“夏种冬收,希望能有个好收成。”

陆良坐在车内,望着身后挥手目送的人群,他笑着说:“回市区吧。”

隔日一早,今年第16号台风贝碧嘉登录港岛,大雨倾盆,风力高达九级。

整个香江的天空都被一片阴云笼罩,狂风卷席纸张,螺旋升天,风中摇曳的纸张,就像这两天港股市场投资者的心情。

他们期待的金管处声明来了,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,直接定性为市场行为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